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文/图) 2020年1月19日上午,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昆明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主题活动在云南民族村举行。
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副司长李钟协、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创建处处长李光、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创建处干部王碧琳;云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委主任李四明,副主任盘艳阳、陆永耀、马开能,省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云南佛学院常务副院长赵成龙;昆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拉玛·兴高,昆明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杨皕,昆明市副市长刘永禄,普洱市副市长李荣等出席活动。活动由马开能主持。
会上,李四明、拉玛·兴高、李荣分别代表省民族宗教委、昆明市、普洱市致辞。李钟协宣读国家民委命名昆明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决定,并向昆明市、“七彩云南·古滇名城景区”示范单位授牌。
李四明在致辞中表示,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充分肯定我省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成绩,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云南民族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5年来,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2015至2018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至目前,我省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已有9个民族实现整族脱贫。民族工作在云南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永远在路上。”拉玛·兴高在致辞中介绍,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取得累累硕果:先后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荣誉称号,成功创建1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3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64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并成功举办“和谐昆明·相约北京”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展,向首都人民充分展示了富有边疆省会城市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成果。2019年12月,国家民委正式命名昆明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昆明市创建工作得到高度肯定。
李荣在致辞中表示,普洱是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宁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发祥地,是我国多民族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个缩影,也是民族团结的大观园。2018年底,普洱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为云南省获此殊荣的第一个建制市。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普洱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三个定位”要求,不断弘扬誓词碑精神,紧扣时代主题,不断巩固提升示范市创建成果,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时代篇章,全面推动普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怒江州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贡山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委会副主任、独龙族代表龙德城;誓词碑签名者拉勐后人、普洱市西盟县政协党组书记、佤族代表岩克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昆明市石林县招商局局长、彝族代表毕玉珍分别作了发言。
“我来自独龙江乡最北边的迪政当村,是一名90后。我见证了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我和乡亲们打心底里感谢党的政策、党的恩情。在这里想请总书记放心,也请一直关心帮助独龙族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放心,我们一定把家乡建设好、发展好、保护好、守卫好,我愿意用一生忠诚来报答党。”龙德城说。
“2018年,西盟佤族自治县顺利实现了贫困县摘帽,成为‘直过民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典范,并荣获国家级‘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019年9月,西盟县委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西盟各族人民将始终不渝秉承先辈精神、信守誓言,坚决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岩克姆说。
“2017年,石林彝族自治县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下一步,我将以石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果进一步巩固好民族团结,在加快推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中奉献自己的力量。”毕玉珍说。
“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在李四明的宣布声中,本次主题活动达到了高潮,李钟协、李四明、拉玛·兴高等人纷纷上台续写誓词碑。
据悉,2019年12月,昆明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20年1月,是《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颁布实施后第一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值此特殊时刻,本次主题活动的开展旨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嘱托,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不断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