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报实习生 李娟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赶集时的大包小包、肩挑手提,到推着小车在人山人海的超市里采购,再到如今指尖一动,人和年货一起到家……中国人的年货置办随着时代发展,也悄然在变。
满满的年货,是人们对于过年的感觉和期待。2020年1月18日即南方小年,代表着年节准备正式开始,采买年货、打扫房屋,家家户户开始忙起来。
“人未出发,快递先行”。浩荡的年货春运先于人流出发了。随着互联网服务的进一步下沉、电商的普及和消费观念的升级,全家逛店、抢购、囤年货的场景,已悄然变成快递小哥们在城乡大地上风尘仆仆、穿梭如织的身影。1月17日下午,申通快递昆明小菜园分部,工作人员正埋头为扎堆的快递打包、贴标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1月20号快递就只收不送了,这段时间快递比较多,有一大部分都是年货。
昆明北部汽车客运站,背着一个背包的吕先生正在排队取票。“以前回家过年会带一些特产,现在就在网上买了些海鲜和酒寄回家,我就带一个背包,现在物流设施发达,网购很方便,况且年货市场挤得水泄不通,不如在网上买。”吕先生说。
“回家带的行李不多,就一只猫和一个行李箱,大部分的年货都已经在网上购买寄回家了,各种吃的喝的,还有猫粮。在网上买方便还便宜。”说到回家过年,鲁娟的脸上有难掩的喜悦。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攀升,年货市场折射出新常态下国人消费转型升级的新变化。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京东年货节启动至7日,已有超过1.1亿件食品饮料、8000多万件家居日用品、1400万件家用电器和1300万件生鲜通过京东物流,送到遍布全国3000多个城镇的家庭。在京东超市,销量最高的依然是乳品、粮油调味和休闲零食。
数据还显示,以故宫IP产品、非遗年画和瑞兽礼盒为代表的文创产品,以及不少高端滋补养生品均被列入年货清单。燕窝、阿胶、灵芝孢子粉、按摩器/按摩椅类成了年货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