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孙贵升) 11月24日,记者从云南省“回眸‘十三五’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综合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具体可概括为:取得两个决定性成就、实现五个历史性突破、夺取一个决定性胜利。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期间全省88个贫困县摘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0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创造了“百万大搬迁”“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奇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规划确定的28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绝大多数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全省一半的人口实现在城镇居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总量跃上2万亿元台阶,2019年达到2.32万亿元,“十三五”以来,我省每年的经济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服务业撑起云南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工业增长“一烟独大”的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工业经济结构转变为烟草和能源两大支柱产业双驱动。八大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三张牌”发展势头强劲。中石油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建成投产。绿色铝、绿色硅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电力发展告别“水电弃水”时代。“一部手机”系列成为行业标杆。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以沪昆高铁、南昆高铁为标志,云南省进入高铁时代。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基本完成,16个州(市)、110个县(市、区)实现高速公路通车,“十三五”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怒江美丽公路主线建成通车。滇中引水工程全线开工、中缅油气管道建成运营、全省实现4G网络全覆盖。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九大高原湖泊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的彻底转变,洱海水质下滑趋势得到了根本性遏制;滇池水质持续改善,草海水质连续两年稳定在Ⅳ类,为30年来最好水平;我省劣Ⅴ类水质湖泊由2015年的4个减少到目前的1个。森林覆盖率达到62.4%。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8.6%。
社会民生补短板实现历史性突破。控辍保学实现动态稳定,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129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云南大学首批入选全国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我省成功入列全国8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试点省份,滇东北、曲靖、滇南、滇西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开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8%。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1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实现县(市、区)以上全覆盖。
一个决定性胜利。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打好省外、境外疫情输入阻击战和湖北、咸宁驰援战,率先开发使用“抗疫情”扫码系统,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快速建成国门疾控中心,较早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发展。采取边境防控“五个管住”举措,全面切断境外疫情输入渠道,坚决守好祖国西南大门,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做出了云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