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新一轮冷空气的到来,从2021年1月10日开始,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又迎来了一次强降温!昆明最高气温跌破5℃,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除昆明外,滇中大部和滇东地区在此次降温过程中,最低气温都小于0℃。过程期间,昭通、曲靖、文山北部、昆明中东部、红河东北部还出现了小雪或雨夹雪天气。
寒潮来袭,我省各地积极加强寒潮降温天气防范,尽量做好市场供应、防寒防冻、道路运输、防灾减灾等工作,以应对此轮入冬以来的最寒冷天气。
云南印发紧急通知:
助已脱贫群众降低寒潮影响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寒潮降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抓紧抓实寒潮降温天气期间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2021年1月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防范寒潮降温天气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紧急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寒潮降温天气期间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由于寒潮降温天气影响,加之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春节临近的关键时期,各州(市)扶贫办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关注、认真研判、积极应对寒潮降温天气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来的风险挑战,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把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
通知指出,各州(市)扶贫办要充分发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作用。要及时摸清寒潮降温天气对已脱贫地区和已脱贫群众的影响,对可能发生返贫致贫的,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落实好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体综合保障政策,坚决防止大面积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通知还明确,各州(市)扶贫办要抓好重点领域防灾减灾工作。要全力做好已脱贫群众防寒防冻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强对已脱贫户住房、饮水安全排查,确保已脱贫群众安全温暖度过寒潮降温天气。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帮助已脱贫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帮助已脱贫群众开展农业保险理赔,把寒潮降温影响降到最低。
铁路部门:
做好设备巡查、服务保障
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局集团)消息,受冷空气影响,昆明局集团管内沪昆铁路、昆楚大铁路等沿线地区气温骤降,平均降幅在10℃以上,创入冬以来新低。铁路部门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做好设备巡查、服务保障、物资运输等工作,全力应对寒潮低温天气影响。
2021年1月7日至8日,昆明局集团共出动近万人,加强机车车辆、线路道岔、接触网等重点区段、重点设备的检查巡视。“为应对寒潮,我们增加了作业频次,加强了对道岔、轨道电路的全面检查,全力确保低温天气下铁路设备的安全。”昆明局集团昆明电务段信号技术科科长刘福松说。
据了解,铁路部门还加强了对北上列车的防冻检查,为柴油发电车增加了水箱防冻液和油箱防凝剂,加固普速列车车厢制动系统,加强对旅客列车受电设备、空调、电茶炉、供水等设备设施的防冻保养。
旅客平安出行有保障
铁路部门在客流密集的车站及时增开进站口,在进出站通道、站台等关键位置铺设防滑垫,通过车站公告、电子显示屏、广播等形式,让旅客及时了解出行信息。“我们将车站候车室的空调调至25℃,24小时保证开水的供应,安排‘党员服务队’加强旅客引导,确保旅客有序乘车。”弥勒站站长黎明介绍。
据介绍,昆明局集团在各车站组织了志愿者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端茶倒水、搬运行李;在列车上,根据列车运行到不同地区及时做好车内空调温度控制,提醒旅客上下车时注意加减衣物;提前做好每趟列车客流分析,备足列车上饭菜和冷链盒饭,确保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
快速运输重点物资
针对电厂和供热企业电煤需求量上涨,采取优先编组、优先挂运、优先对位等措施,畅通煤炭运输通道,确保供暖企业煤炭需求,目前,昆明局集团日均装运电煤132车以上,2020年以来共运送电煤6.3万吨,实现了电煤快装、快取、快运。
同时,铁路部门还加强对肉蛋、蔬菜、粮油等民生物资的装卸运输,采取超前组织、合理调配、取送优先等政策,缩短民生物资的运输时间,2020年以来共运输粮食、粮油、化肥13万吨。
农业农村部门:
超前谋划应对措施 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面对强降温可能给冬季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有关州(市)及早安排部署,切实防灾减灾,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通知明确,当前正处于冬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强降温可能对农作物生长及畜禽、水产等“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造成不利影响。各地要超前谋划可能出现低温冻害的对策措施,统筹做好防御工作,特别是春节临近,要切实做好“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尽早发布预警信息,昆明、昭通、曲靖、楚雄等地要根据作物种类、生长情况及畜禽等耐寒情况科学施策,预防和减轻低温冻害影响,及时对温室大棚、畜禽圈舍等设施进行加固防寒,搞好大棚保温,增强设施保温抗寒能力。
同时,各地要坚持应急值班值守,及时做好救灾服务和灾情调度。根据低温灾害发生情况,组织专家制定减灾技术方案,指导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有序开展防灾减灾服务。对重灾区,要指导农民搞好农作物补种改种,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加强救灾种子、种苗、化肥等生产资料调剂,为灾区恢复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民政部门:
及时排查 开展专项救助行动
为保障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省民政厅从2020年11月启动了为期5个月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召开视频调度会议,对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各地民政部门加强摸底排查,对基本生活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的,特别是因疫情、天气急剧变化影响收入来源,导致生活出现临时困难人员及时给予临时救助。自去年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人群实施临时救助23.86万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2.36亿元。
对低保家庭、特困人员、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独居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各级民政部门均开展了走访慰问、帮扶救助、送温暖等活动,并督促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机构加强安全排查,保证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与过冬安全。
连日来,各级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重点对火车站、汽车站、繁华商业区、公园、地下通道等区域实施全面巡查、排查工作,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及时被发现、及时被救助。截至目前,专项救助行动中,各地共开展联合执法830次,街面主动救助3237人次,发放食物等6000多份、衣被26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