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孙贵升) 3月2日,云南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法院2020年开展涉民生专项执行工作情况。据介绍,2020年全省法院系统共执结涉民生案件30944件,执行到位金额20.73亿元,。会上,还发布了云南法院2020年涉民生专项执行十大典型案例。
据悉,自2014年以来,云南省高院每年春节前都在全省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2020年9月下旬至2021年春节前,在全省法院集中开展“发挥执行职能、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专项执行行动,把涉民生案件的执行作为贯穿其中的工作重点抓紧抓实。
在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中,全省法院紧盯密切关系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追索劳动报酬(包括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等九类涉民生案件,努力打通司法公正“最后一公里”,及时兑现涉民生案件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共执结涉民生案件30944件,执行到位金额20.73亿元,取得明显成效。
为促进案件执行,各级法院开通涉民生案件绿色执行通道,坚持涉民生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执行款优先发放,推进案件高效执结,切实保障民生福祉,让困难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司法温度。
在涉德宏梁河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云南德宏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系列执行案中,两公司拖欠甘蔗款、运费、职工工资、养老保险和银行贷款等债务约7.57亿元,云南省高院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化解和缓和了糖厂职工、蔗农、债权人及相关利害关系人与债务人的矛盾,执行到位金额约7.3亿元,该系列执行案涉及边疆稳定、民族团结、脱贫攻坚、民生保护、特种企业改制和我国的国际形象。
在杨某申请执行赡养纠纷案中,向当事人说明执行的严肃性,释明遗弃罪的构成要件以及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督促当事人主动履行赡养义务,有效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使年迈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重新感受到了亲情和家庭的温暖。
为破解执行难题,云南省高院把涉民生案件执行从集中攻坚专项工作转向常态化工作,把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与执行整体工作同步统筹,同步推进;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执行工作进行整治;建成移动执行平台和GIS可视化管理系统,上线“阳光执行”微信小程序,当事人登录后可浏览法院执行新闻、查询案件信息及执行进展、提供执行线索、在线联系承办法官、咨询了解相关问题,执行公开举措进一步完善。通过以上举措,全省法院执行成效整体上升,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同步提升和加强。
据介绍,2020年,全省法院受理各类执行案件246915件,结案235059件,同比分别上升11.11%和11.47%,未结案下降34.31%,执行到位金额394.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