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讯·公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十四五”红河州交出民族团结“幸福答卷”

本报讯 日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专场在蒙自举行。红河州民族宗教委、州委开放办、州农业农村局、州教育体育局、州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规划期间,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发展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红河州各项工作的主线,以“我们都是收信人”“我们都是践行者”的高度自觉,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在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上彰显“红河决心”。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确定“337”工作思路,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为全州各族群众凝心聚力的“三个共同愿景”之一。通过制定出台《红河州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等配套文件,并强化推进落实,州对县(市)考评分值大幅提升,高位推进示范区建设。同时,着力培养“四个特别”干部队伍,创新开展少数民族干部“2152”优苗精培工程,确保基层民族工作有人懂、有人抓。

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展现“红河风采”。大力传承弘扬民族团结进步光荣传统,倡导各族干部群众签订《新时代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爱国公约》累计达117万余人次。通过创新开展“三话六学”“铸牢”边关行等实践活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同时,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工程,民族文化保护发展体系初步建成。

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上闯出“红河路径”。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通过大交通建设促进经济大循环,全州3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4G网络实现全覆盖,铁路通车里程916公里,蒙自机场具备起降条件,成为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首个开通城际高铁的地区。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完成多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引领工程,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在各民族互嵌融居上构建“红河模式”。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在全省率先设立“红河州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金”。通过举办系列体育赛事和民族节庆活动,促进各民族互鉴交融。累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5个、示范单位7个,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模范个人1名,新时代红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新格局基本形成。

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作出“红河示范”。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修订或制定多件单行条例,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民族政策法规评估清理完成率达到90%以上。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首家出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条例》,创新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红河模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建成多个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展望“十五五”,红河州将加快编制《红河州“十五五”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科学谋划,高位推动,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红河实践中谱写新篇章。

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还就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旅游促“三交”等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来源:红河州民族宗教委)

  • 讲述佤山故事 传递家国情怀

  • “十四五”红河州交出民族团结“幸福答卷”

  • 大理州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民族宗教工作

  • 禄丰市举办“铸牢”暨旅游景区解说员培训班

  • 镇沅县举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主题活动

  • 威信县开展芦笙舞邀请赛

  • 澜沧县特色长街宴热闹非凡

  • 织就中华民族一家亲斑斓画卷

  • 云南民族大学组建板球队

  • 云南省佛教查询举报通报平台建设全面完成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