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勇
景洪市勐龙镇曼伞村地处中缅边境,长达9公里的边境线基本没有天然屏障,便道小道众多。在驻地党委政府、公安机关、村委会、村民共同努力下,党政军警民联合守边固防,严防疫情输入,开创联合管边控边新局面。
防疫情 必须得守好
从中缅239界碑向西沿边境巡逻道行进约500米,三岔路口一条路通往缅甸,路边竖着缅甸景康乡南朵村的牌子,一条路通往曼伞村,路边建有“NIA”字样的临时用房,239便道执勤点就设在这里。
曼伞村党总支书记沙二介绍说,今年以来,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西双版纳州采取段长制,州、县、镇、村负责人分为一、二、三、四级段长,对每一段边境线负责。沙二是曼伞村9公里边境线的四级段长,9公里边境线设有8个执勤点,目前有6个执勤点是由村委会和州县派来的干部负责,全天24小时驻守,村干部干完农活就到执勤点执勤。
执勤点上,曼伞村综治队队长星林是一名老党员,手臂上别着“尖刀班巡逻员”的红袖标,除了回家换洗衣服外他基本都在执勤点上。星林站在239便道执勤点指着前方介绍,前方50米的地方就有一个缅甸的村寨。
为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派出所民警、州县党员突击队、村委会综治队员安照“1+2+4”的模式开展执勤,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守护边境。“疫情防控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关系到国家、村寨安全的大事,必须得守好。”星林说。
守边境 必须得看牢
来到曼伞村吕相村小组,村口设有一个执勤点,几名联防队员正在执勤,三戈是这个执勤点的负责人。
三戈是曼伞村武装干事,也是勐龙边境派出所的边境联防队员。派出所民警与村委会联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派出所还负责盘查控制、警械使用等常用警务技能的培训。“有了基本技能,才有本领开展执勤,遇到情况才不会慌乱。”三戈介绍说。
在共同抗疫防输入过程中,村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看见可疑的人就会互相联络,然后对人员进行盘查,如果有偷渡、走私、贩毒的嫌疑立即报告派出所,是守护边境一草一木的“尖刀”。
治安好 村寨才能好
走进曼伞村委会,人们会被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家家户户悬挂着国旗,村委会对面的墙上绘制着一幅警民和谐、民族团结、生活欣欣向荣的图画。
社区民警何警官与村民特别熟,走到哪里都有村民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何警官介绍说因为村寨紧临边境,以前村里出现过参与走私、偷渡的村民。2018年州政府牵头多警种、多部门对村寨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寨制定的村规民约将治安工作放在了第一条,村寨现在治安越来越好了。
沙二介绍,现在村里治安好了,大家一门心思想着勤劳致富的路子,除了橡胶、香蕉、茶叶,村里还种植了百香果,探索橡胶林套种魔芋。
“守护好边境线,就是守护好我们的家园。”沙二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