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席建芹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文/图
仲夏时节,万物勃发。
6月28日,云南省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场推进会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举行。
当天,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16 个州(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和教育体育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单位代表齐聚弥勒,共谋以体为媒、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桥梁之路,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体育之力。
现场观摩 让以体促融有形有感
9时许,与会人员来到弥勒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红河州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惠民展演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舞台上,弥勒阿细啦啦操将传统舞蹈“阿细跳月”的欢快节奏与动感活力的现代啦啦操完美融合,生动展示各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阿细啦啦操》运动员、弥勒市城发文化演艺有限公司李丽萍告诉记者:“非常开心能有这样的机会把弥勒当地的特色体育舞蹈展示给大家,我们经常在各地进行展演,去年还去了贵州村超进行展示,眼见自己的努力能把红河各民族文化越传越远,我发现自己的工作更加有意义了。”
这个节目吸引了来自山东的周长胜夫妇的注意。
去年,他们夫妇来到红河旅居,原本是打算在红河住一阵就走,没想到被这里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和热情的群众吸引,结果一住就快一年了。
“在红河当地市民张姐的引导下,我们现在每天晚上都会来这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跳健身操,你要是晚上还在,来和我们一起跳吧。”周长胜夫妇热情地邀请记者。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一等奖节目《鼓语欢腾》、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舞蹈《霸王鞭舞》、展现新时代新征程各族儿女一心向党团结奋斗的体育舞蹈《同心向党》……精彩纷呈的体育展演节目为各族群众带来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这只是弥勒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通过体育竞技与文艺展演相结合的形式,搭建起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的一个缩影。
像这样的活动在弥勒还有很多:
体育中心举办过NBL全明星赛等群众赛事活动64项,打造女子半程马拉松、乡村振兴杯等精品赛事活动12项,累计吸引近2万余人参赛、30万人次观赛,提供群众性健身活动服务100余万人次……弥勒被评为“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在丰富多彩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合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紧接着,与会人员来到西三镇民族文化体育公园,偌大的体育场上人山人海。
“阿细跳月”“祈福礼号”等民族文化展演让整个氛围热烈了起来,民族式摔跤、毽球、篮球比赛更是吸引了各族群众的目光,体育赛事成为一个民族文化展示、传承的舞台。
篮球场上,红河州第三届乡村振兴杯篮球联赛弥勒市半决赛正在火热进行中,运动员奋力抢断、带球上篮,引起观众一阵阵欢呼。
篮球场后方的山上,“以体为媒融情谊 同心筑梦谱华章”的标语默默阐释着一次次体育赛事的深刻内涵。
当天最有意思的是,中场休息设置了群众参与环节:站在罚球线上投篮,投进者可得大公鸡1只。
这个奖励机制引得在场群众纷纷上场加入了比赛,将比赛推向新的高潮。
因在学校课后服务课学过篮球,西三镇7岁小朋友罗俊显投篮成功,获得了1只大公鸡,开心极了。他说:“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好好打篮球,锻炼身体,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的妈妈李伟花告诉记者:“一到节假日,我们这里便会举办各种体育赛事,参加比赛的有彝族、哈尼族、汉族、白族等各族群众,大家在一起玩成了朋友,关系越来越亲密。”
交流座谈 让以体促融有样可学
在下午的推进会上,楚雄彝族自治州、曲靖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及民族体育工作代表周海鸥进行了交流发言。
楚雄州禄丰市将舞龙舞狮融入春节、元宵等节日,永仁县常态化举办陀螺、射弩等民族体育比赛,吸引各族群众踊跃参与;牟定县万人同跳左脚舞的壮观场面,将彝族、汉族、回族等民族的舞步编织成“一家亲”的和谐乐章,群众参与面持续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根基日益深厚。
曲靖市创新打造“路跑之城”,启动全国首个地级市户外运动系列赛事IP——“云南曲靖四季跑”路跑赛事活动,在每个赛季中全方位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等成果,持续推动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量”。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