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勇
“不贪不义财,贪财必被惩——这是我们彝族的古训。大家拿手机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可以看彝族古训的微动漫……”近日,陆良县纪委监委干部到小百户镇打鼓彝族村开展“清风讲坛”宣讲活动,为村组干部和群众讲解《云南少数民族廉洁文化知与践》中的丰富内容。
《清廉云南建设学习教育丛书(2021)》(口袋书)出版发行以来,陆良县纪委监委在认真做好丛书的征订工作基础上,着力在学习使用上下功夫,将丛书作为“清廉陆良”建设的“指定教材”,推动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纪法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
“临时工虽然没有正式编制,但他们参与到行政执法活动中,就属于监察对象。如果其行为损害了公权力的廉洁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依法调查……”该县纪委监委宣传部以《监察法知与行》中“哪些人是监察对象”篇章为蓝本,策划拍摄了新一期微视频《纪检监察干部说“纪”之“临时工”不是“挡箭牌”》,在“爨乡清风”微信公众号和“爨乡陆良”官方抖音号等平台发布上线不久,即引来不少网友关注和点赞。
“小小的一本口袋书,既是业务学习的工具书,也是视频策划的案头书,更是普纪普法的教科书。这就是‘1+1+1>3’呐。”宣传部干部兼微视频编导小王信心满满地表示,将继续学好用好口袋书,拍出更好更多的普纪普法微视频。
据了解,该县纪委监委还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的职能作用,把《典型案例知与警》作为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切实增强纪法意识,以案为鉴,深刻汲取教训。
“书中案例典型硬核,‘清风君说’醍醐灌顶,通过多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和深入村社开展警示教育宣讲,党员干部、村组干部以及普通群众反响普遍较好。”该县龙海乡纪委书记介绍说,他们借助“乡村夜校”,与乡党政领导班子一道,定期深入到全乡10个村委会69个自然村,采取乡土话、拉家常等互动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宣讲红色故事、开展警示教育等,不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拉近了干部群众之间的距离。
“基层是最大的课堂,我们要怀揣口袋书,走到群众身边、传递清廉声音,全面推进‘清廉陆良’建设。”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抓好口袋书的学习使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厚植为政清廉、秉公用权土壤,夯实廉洁文化基础工程,让廉洁文化在爨乡大地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