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时讯·公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幸福村里的“壮绣”风情

彝绣作品 卢春燕/摄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说起易地搬迁16载的新村新景象,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团街镇运昌村委会书记、主任杨建军用了四个词形容着移民村过团新村的美丽图景。

杨建军说,在2007年以前,他们的村名是“拖过村”。2007年,为支持国家建设,这个以壮族为主体的村子从普渡河畔搬迁入团街镇,更名为“过团新村。全村上下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种玉米、种万寿菊、发展“壮家”酒产业……如今村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红火!今年过年村里特别热闹,大部分在外务工的人员都回来了,大年初一早上,全村青壮劳力齐上阵,杀鸡宰羊忙活着,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共享“羊汤锅”宴,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2022年,我们村人均收入达到4.3万元。仅酿制的壮家酒就可以让村民每户增收3万多元。”过团新村村民小组长、村里酿酒产业的带头人卢宗华笑着说,过团新村有34户136人,村里的村民大多是壮族,从祖辈传承下来的酿酒技术,使得家家户户都会酿制壮家酒。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酿制的壮家酒在全省销路都越来越好,大家发展酿酒产业的信心也更足了。平时,村民们亲如一家,谁家酿制的好酒要出坛了,大家都会去品尝,共同分享酿酒的经验和快乐!逢年过节,大家也是热热闹闹一起过节,过团新村的幸福日子写在了村民的笑脸上。

“这些绣制的手帕、鞋垫、背包、荷包等日用物品,就是村里绣娘绣的壮绣。”运昌村委会妇联主席卢春燕边展示边介绍说,今年春节村里举办了第二届“民族服饰秀”,在篝火晚会前,村里60多个壮族绣娘把自己的绣品逐一展示给大家,好的花样、刺绣手法,大家会聚在一起研究、学习。壮绣的图案丰富,品种多样,风格独具特色。不论手工技艺的精湛度,图案造型,色彩的运用,还是寓意内容,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目前,村里的绣娘们也正在学习新的刺绣技能。下一步,争取让“壮绣”开启村民致富新途径。

  • “祥云印象·云南源”乡村村晚展示特色

  • 幸福村里的“壮绣”风情

  • 德宏州推动各族群众深度互嵌式发展

  • 宾川县传达学习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精神

  • 傣家乡村大学堂促文化传承

  • 西畴县举行“三项计划”启动仪式

  • 兰坪河西乡民族文化焕新机

  • “小小宣讲员”新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实现新发展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