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超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孙贵升
曲靖市马龙区鸡头村街道盛家田社区大凹子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党的脱贫攻坚战略推进中,大凹子村于2017年4月,从位于滑坡体上的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的老村,整村搬迁至新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别墅”,上学、就业、看病等极为方便。搬进新村的老杨激动地说:“爬了半辈子山路,住了半辈子土坯房、茅草房,下半辈子终于可以住别墅走新路啰!这都得感谢党的大恩啊!”大凹子村各族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国各族群众一起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过上了好日子。
一年一度的花山节是苗族同胞最盛大的活动。节日期间,这里会举行斗牛、爬花杆、对歌、跳芦笙等活动,各族群众手牵手围成个大圈,一起唱歌、跳舞,共庆佳节。据悉,每年花山节,大凹子村吸引各地游客万余人次,门票收入达七八万元,村民们通过摆摊售卖民族服饰、特色小吃等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收入。
生活好了,搬进新村的苗族同胞们思想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村民们自发组织收看盛会,大家都表示:这些年,正是党和政府的关心帮扶,我们才搬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帮助下,2018年该村整合了阵地资源、人才力量、信息平台,在党员活动室打造了“爱心书屋”,为村民们学习提供了场所,2020年在一些乡贤能人、驻村工作队员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将“爱心书屋”扩建成为“乡贤书院”。建成后,周末、假日期间孩子们会到这里一起交流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村民们在劳作之余也会到这里看看书,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此外,街道以大凹子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点为示范,在各教育实践点开展了“小板凳”理论宣讲、“小扇子”文体活动、“小黑板”助学支教等系列活动,丰富了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搬进新村后,街道党工委积极主动与大凹子村党支部共同研究,深入摸底调研,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原有的闲置土地和房屋的基础上,投资改造提升了党员活动室、茅草屋,完善了雨污分流管网、电力设施建设,安装了智慧停车道闸、监控设备等,有效盘活苗族特色资源,打造集苗族文化、智慧停车、住宿餐饮为一体的“驾驶员之家”,初步预算每年能实现8余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这样一来组织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真正让村民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