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临近,为更好享受假期生活,防范有关消费陷阱,中消协提示:享受“双节”假期,消费者要多一分理性,经营者要多一分担当。
一、疫情防控不容忽视。在出行前应了解出发地及目的地的疫情防控等级和相关防疫要求。出行过程中,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不提倡在假期期间聚集和聚会,尤其是不允许大规模的聚集。
二、外出游玩要注意提前预约。建议消费者一定要提前在景区官方网站或者电话查询了解景区相关规定,按照要求进行预约,做足准备,文明出行。
三、购买月饼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按需购买,避免浪费。在购买大闸蟹方面,尽量选择正规线下实体商家或是信誉较高的电商购买。聚餐应尚节约不浪费。
四、理性看待商家“双节”打折促销,合理消费不盲目。
五、家长要监督孩子合理参与网络游戏,防止孩子沉迷其中。
六、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认准“蓝帽子”(保健食品专属标志),并检查标识下是否有可通过网络查询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此外,中消协也敦促经营者要坚守法律底线,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要做好供给准备,节约消费者时间,优化消费者体验;要做到明码实价,杜绝“宰客”行为;要重视合同履行,杜绝“借机敛财”等违约行为;要突出安全绿色,践行绿色经营理念,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不得过度收集或者非法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要积极从源头化解消费纠纷。(综合)